目录

贵州旅游(2)——凯里

Day2——09.30

32层高的民宿

上午9:56分,我们的高铁到达了凯里南站,下车后先直接打车去民宿放行李。路上司机师傅非常热情的和我们聊天,向我们介绍凯里这边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地方,得知我们下午要去千户苗寨后,说我们可以继续找他接送,可以给我们算便宜一些,我们也答应了。凯里的这家民宿是这次旅途中唯二由我来定的房间,当时在去哪儿上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惊为天人,100平米的大面积,装修风格是那种偏泰式风格的,环境优美精致,价格更是居然只有人均¥65/晚,简直令人不敢相信!!当我们进门的时候,民宿老板还刚打扫完卫生,她和我们说她也是住在这里的,一共有三层,我们定的是最底下的一层,她住在上面的两层,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时找她。听完我只能说乖乖,这岂不是总面积300平的大别野?而且实物确实不错,和照片的样子基本吻合,床品也不是那种酒店/民宿用的被子,是带着蕾丝边的那种,像是老板自用的棉被,质量还不错。能订到这家民宿真的是赚到啦~

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

放完行李,君君又要开始处理工作了,我们仨就先铺一下床单被套,然后躺在沙发上玩会手机。大概11点半的时候,打车出发前往距离2km不到的午饭地点—— 苗阿哥酸汤火锅(体育馆店)。来凯里当然就要吃酸汤,毕竟凯里可是酸汤的发源地,当地人甚至有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”的说法,不猛猛吃几顿怎么对得起这个名号?途中经过的凯里体育馆造型非常的别致,最外面靠近马路的一圈造的像是亭台楼阁一样,很有民族风情(这里忘记拍照了dbq),我们的酸汤火锅店就在这个体育馆的旁边。贵州这边的酸汤分为红酸和白酸,白酸主要是用米浆发酵,口味清淡,味道醇正;红酸也分很多种,主要的是毛辣角酸,是用一种类似西红柿的毛辣果做的,酸味比较醇厚。不过我尝下来无论是白酸还是红酸,都和在上海吃到的酸汤味道差别很大,甚至反而是上海吃到的更酸,原来这才是正宗的酸汤火锅吗?

入座后,发现这里的火锅菜特别喜欢吃牛,除了常规的牛肉、牛杂、牛舌外,还有牛血、牛脊髓、牛脑花等等。我们点了个鸳鸯的红酸拼白酸锅,然后基本每样菜都来了点。牛血的口感是硬硬的,我吃不习惯,还是更喜欢嫩嫩的鸭血;牛脊髓味道还行,和猪脊髓差不多都是嫩嫩的,毕竟之前啃骨头也吸过猪的脊髓。脑花不必多说肯定不是我的菜。吃火锅的时候还顺便点了当地的特色奶茶——宜北町,喝了他们的气泡饮,配送的时候居然是果汁和气泡水分开的,这样可以想加多少气泡水加多少气泡水,非常自由,好评!(味道也很棒)

./miaoage.jpeg
苗阿哥酸汤火锅

西江千户苗寨

吃完火锅,我们就打车前往下一个景点——西江千户苗寨了。贵州这里是十几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,其中黔东南这一块分布的主要是苗族、侗族和瑶族。这一次由于时间紧迫,加上各个少数民族村寨分布的是也是七零八落的,只能选择了离凯里市相对比较近,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千户苗寨。到达苗寨的时候是下午3点钟,老婆她们三个人提前在这里约了一套苗族拍摄,所以就直奔摄影店化妆去了,我在她们化妆的这段时间就去附近一个人闲逛闲逛。

苗寨古街

今天是国庆前的最后一天,白天的游客数量还不算很多,错峰出行的攻略真是做对了。来之前看xhs说千户苗寨的商业化非常发达且同质化,遍地都是旅拍、民宿和烤串三巨头,实际体验下来其实确实如此,只不过它在商业化之余,还是保留了不少苗寨本身的特色的,比如在苗寨里能看到很多的吊脚楼,这是一种干栏式建筑,是苗族传统民居;再比如风雨桥,是苗族人民建来用来遮风挡雨,纳凉歇息的地方,千户苗寨一共有5座风雨桥,分别叫1号/2号/…/5号风雨桥,都是拍照打卡的胜地。

1号风雨桥外的风景

离开摄影店后,我随机朝着一个方向往前走。后来看了地图才知道我来到的就是1号风雨桥附近的地带。这里非常开阔,远处还可以看见绿油油的梯田,以及密密麻麻的苗族吊脚楼,鳞次栉比。在附近转悠了一圈后,大概下午4点左右往回走回1号风雨桥,然后在岔路口选择了最左面的一条路。没想到的是我随便选的这条路,竟然是一条超长的上坡路,一路爬坡,花了我半个小时,最后到达的是整个千户苗寨的最高点——观景台,在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苗寨的风景,“千户苗寨”名不虚传。

这个时候老婆她们化妆也快结束了,我也准备下山回去了,本来想沿着导航提供的路从另一边下山,结果没想到这边的路特别弯弯绕,全是店面之间的小路,走了好几条路都找不到头,不是死胡同就是绕了一圈回到原地。。无奈之下只能坐观光车下山,这个观光车走的路还好巧不巧刚好是我刚才爬上来走过的路😅😅下山之后赶紧一路小跑回摄影店和老婆汇合,然后跟着摄影师一起拍了三套照片。老婆这次选的是紫色的苗族服饰,化妆师水平很在线,服饰比上次在丽江拍摄的红色要好看多了,有“梦中情毒”的感觉了!不过取景地感除了一套标准的屋顶外,另外两个外景感觉都一般般。拍完照之后,我们去找欣怡和君君汇合,然后三个人一起找了个地儿拍了一组合照。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,又开始飘起了小雨,我穿着短裤 + 短袖,感觉冷飕飕的,有点扛不住冻了。

TODO: 梦中情毒

全部拍摄结束大概是晚上7点多,先回店里换了衣服,解了头发,然后准备去1号风雨桥坐观光车上观景台。晚上的1号风雨桥已经有很多人了,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有游客拖着行李箱到这里,她们应该是把苗寨作为国庆旅游的第一站吧,我们选择了错峰出行真的是太明智了!晚上的观景台人也很多,比下午来的时候多了太多,下午我还能轻松找到空的拍摄机位,而现在已经差不多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程度了。。不过有一说一,晚上的苗寨也非常好看,亮灯后从观景台高空俯瞰,如繁星点点,和白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情。

从观景台下来坐车返回风雨桥后,今天的苗寨之行就基本宣告结束了。三个女生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化妆和摄影上,就晚上看了一下观景台,而我则算幸运的还能浅浅欣赏到一些白天的风景,也算是不虚此行吧。晚上回程的山路则是这次贵州之行第二刺激的路程,这位司机大哥将灯光运用到了极致,不论是过弯前急速的远近光交替,还是两车会车前及时的关闭远光灯,都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,彻底刷新了我对科目一和科目三的认知。甚至途中我侧过脸观察司机开车时,乍一看他只用右手单手操作方向盘,吓得我天灵盖都冲起来了,仔细一看才发现他的左手稳稳扶在靠近转向灯操作杆的旁边,随时准备切换灯光。。如果以后有夜路考试,我觉得就应该将灯光加入实战考核范畴,而不是像现在的科目三一样,局限于死记硬背般的考核方式。。按照原定的计划,今晚会去永乐路夜市吃夜宵,但是因为我傍晚在苗寨受凉,冻了好久,浑身冷飕飕的,老婆担心我会感冒,于是选择直接回民宿点外卖吃。

Day3——10.01

绣里淘非遗集市

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一天,但是天公并不作美,天气预报显示会下整整一天的雨。早晨起床的时候,窗外的雨声噼里啪啦的,气温也凉飕飕的。难以想象约了今天去苗寨拍照的游客该有多惨,人又多,还因为下雨得等着排队,要么就是淋着雨硬上,怎么看都讨不了好😅😅愈发感叹我们的攻略安排的真是太妥当了!早晨君君终于不用加班了,她选择在民宿睡个懒觉到自然醒,于是今天早晨就是我们仨出去溜达,本来打算去凯里民族博物馆,但是不巧正好赶上维护闭馆了,于是选择了去 绣里淘非遗集市。这个集市主要以苗绣为主,卖一些手工艺饰品、绣片、绣布、还有一些包包、冰箱贴啥的。我们去的时候因为刚好下雨,摆摊的摊主还比较少。整个集市面积不算很大,但是摊位+店面还是有不少的。普遍的价格大概是戒指¥15~25,首饰¥30+,包包¥200~300+,冰箱贴¥30~50。因为顾客不多,很多店还没开张,所以砍价比较好砍,可以直接打个对折凑个开张吉利。老婆买了两个首饰,还刚好可以凑成情侣款耶!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开始逛的第一家摊位,这个摊位的首饰、冰箱贴还有戒指的款式都不错,经过一通杀价,老婆以145块的总价将看中的东西全部收入囊中!可喜可贺~~

今天的早晨真的很冷,出门的时候穿的短裤,上身是短袖+外套,还是感觉很冷,所以打算等会先回民宿换一身衣服再去吃午饭。正好也没吃早饭,所以就在集市附近随便找了家不知名面店坐下来,点了一碗牛肉粉,一碗小馄饨暖暖身子。这家店门口摆了好多好多的多肉植物,养的都非常的好,绝了。

./duorou.jpeg
养的很好的多肉

第三家麻辣烫

浅浅吃了点早饭,身子暖起来了之后打车回了民宿,换了一身长袖长裤,以防连续两天冻着真的感冒。。正好君君也起床了,收拾好行李我们就离开民宿准备去今天的午饭地点: 老字号第三家麻辣烫(中博店)。这家虽然叫麻辣烫,但是其实就是凯里本地的酸汤串串,中博美食街这边到处都是好吃的,xhs强力推荐的中博麻辣烫,在这里有好多家,名字也非常好玩,有叫“第一家”的,有叫“第三家”的,还有叫“第四家”的,但是没有叫“第二家”的?我们吃的是第三家,店里主要以蔬菜串串为主,肉类不多,而且都是盘装的。这家最赞的菜非黄喉莫属,超级无敌脆,是至今吃过的最嫩最爽脆的黄喉!这家店价格也非常实惠,四个人一共才吃了160块,凯里的物价真的好诱人!!

./malatang.jpeg
第三家麻辣烫

下司古镇

吃完麻辣烫,我们打车前往下午的目的地—— 下司古镇。这个古镇是国家4A级景区,位于清水江的上游,凯里市西南片区,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,因地处平定下游,得名下司,还有着“人文下司,天造山水”,“贵州小上海”等美誉。到达古镇的时间是下午2点半左右,我们先把行李寄存在了镇子门口的一家桌球店里,老板很热心,都不用收我们钱(顺便店里的小哥们打球都贼厉害,远台一个赛一个准),然后就进古镇逛了。按照预定计划,只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这里,到晚上6点多就要离开前往都匀秦汉影视城了。

进了古镇后首先来到的是一条空无人烟的街道,叫做“面条街”,这条街的两边全都是卖面条的,而且都是以姓氏为名,比如“吴氏面条”,“徐氏面条”等等。很多店面都关门了,只有零星几家是开着的,卖的是那种生的面条。其中有一家修脚按摩店门口竖了个招牌,但是写字顺序无比混乱,我们四个人读了好几遍才读懂😅😅

穿过面条街后来到了一个广场岔路口,叫芦笙广场,这里开始逐渐出现了游客人流,但是比起今天国庆第一天来说还是太少了。我们在有着“下司”黑字的白墙前拍照打了卡,然后顺着古街一路向前走。走到了一个乘船码头。这里毗邻清水江,能租船在江上漂流,甚至可以自己开船漂过去。我们四个人租了一艘船,花了大概40多分钟的时间进行了一个往返。江面上风挺大的,还下着一点点小毛毛雨,风雨飘摇中欣赏着江上的风景,真是非常的惬意~~

去程是逆流而上,回程则是顺流而下。不过顺流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冷风扑面而来,等我们靠岸后都冻得有点哆嗦了,赶紧上岸找了一家咖啡店取暖。身子暖和起来后,就出去开始漫步古镇了!下司古镇和我们之前去过的巍山古镇不太一样,它的面积更小,商业化程度相对更低一些,但是风景更胜一筹,保留了很多的原始自然/人文风光,像是禹王宫、莲心桥、鼓楼等等。在这里散步感觉整个人都能放松下来。古镇里还有一个阳明书院,是为了纪念王阳明先生的“阳明心学”而专门建造的。

./yangming.jpeg
阳明书院

逛累了就在路边买了一些小吃,有卖洋芋粑粑的,有卖八月瓜的,有卖黑猪肉烤串的,还有到处都有的蓝莓冰粉(但是这次没有尝试)。洋芋粑粑是软糯的口感,黑猪肉烤串特别的好吃,比我昨天在苗寨里买的好吃多了,而且只要一块钱一串!八月瓜是路边一个阿姨推销的,好像也只要两三块钱一个,酸酸甜甜的口感,欣怡和君君吃的不亦乐乎。朝台阶往上走会来到之前做攻略时的主要目标——瑞门入胜。得知这里有瑞门,老婆作为瑞门的虔诚信徒,必须要来朝拜一下圣地的啦~瑞门的后面好像是一个大广场,有小孩在里面玩碰碰车,还放着魔性的音乐(后来搜了下,歌名叫《这条街最靓的仔》,简直是洗脑神曲,就作为这篇文章的背景音乐吧^_^)

边吃边逛来到了鼓楼附近,这里的风景我觉得是整个下司古镇最漂亮的,鼓楼的对面是一座惜字塔,地面上插着许多路牌,每个路牌上都有一句富含文艺气息的句子,像是「且将新火试新茶。诗酒趁年华」,「向星辰许愿,在下司相见」等等。惜字塔背后则是一座良心桥。鼓楼、惜字塔、良心桥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布局。鼓楼的面前还有一个“祈福长廊”,上面挂满了红色和白色的灯笼,还有数不尽的红色祈福带,微风吹过,带起祈福带左右晃荡,堪称绝美。这一块地带的绿植密度也非常的高,一些房屋的面前全都种满了花草和绿树,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个恬美、素雅的世界,在这里生活,真的会有一种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旷然之情。

美丽的下司古镇

离开这片世外桃源后,我们来到了一条长街,名叫“工坊街”。这里正在举办婚宴,新郎官甚至还是一个军人。沿着街边摆满了桌子,有点“长街宴”的意思,街坊邻里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吃饭聊天,气氛好不热闹!我们也算是狠狠沾了一波喜气~离开工坊街又绕回了最初的芦笙广场。没想到这里正好有人在现场唱歌,但是底下稀稀拉拉只有三两个游客在听,于是我和老婆二话不说充当起了合格的气氛组,随歌摇摆疯狂打call!

./long_street.jpeg
长街婚宴

时间不早了,要准备离开下司了,其实蛮后悔只给这里安排了几个小时的时间(马后炮看,今晚秦汉影视城的夜游并没有什么意思,不如在下司多玩一会)。走之前,在刚才买洋芋粑粑的店里吃了个晚饭,点了一碗招牌的“下司面”,还有一些小吃。下司面没什么特别的,感觉就是面汤比较鲜的阳春面吧,面不宽也不细,像那种拉面的宽度。

./noodle.jpeg
下司面

吃完饭拿完行李,就和下司古镇say byebye了。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来贵州玩,还想再来一次下司~

Next station——都匀!

梨子